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工具(即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之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包括国库券、政府债券等,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参与公开市场的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证券商。

直白地说公开市场是银行间市场,银行之间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交易,贷入资金或出借资金、买卖债券等。

简单来说,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央妈买卖债券给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花钱买入债券,投放流动性;卖出债券回笼资金,收回流动性。这些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称为一级交易商。

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历史发展

(一)主要国家的公开市场业务

对市场机制高度发达的美国而言,公开市场业务是联邦储备体系使用最多和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在192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还只是用它来调节工商金融,到二战后才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0%的货币吞吐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的。英国是由贴现行调节金融市场所需的资金,只是在贴现市场发生困难时,英格兰银行才参与公开市场国库券的买卖。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后才积极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金融。德国、法国等也大量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二)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外汇操作与人民币操作两个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在1994年3月启动。是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每天都要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2021年度公布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21家地方性银行、5家外资银行、2家券商和1家其他类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共50家机构。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为1804亿元,占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新增基础货币的63%。

我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方式是:由人民银行总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总行设立公开市场操作室,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是国债和外汇。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机制及传导影响过程

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等)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传导影响过程:为促进(抑制)经济增长,增加(减少)市场资金供给→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卖出)有价证券→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减少)→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能力扩大(减弱)→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减少)→市场利率降低(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增加(减少)→经济发展加快(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