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移民都甲户口的传承(之一


明洪武十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府谷县编户四里。《府谷县志》记载:“府谷原额六里,今减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府谷移民后裔经常相互询问:府谷县共有六里,而我们经常提到的只有四里:合河里、大堡里、太平里、辑和里,四里之外的丰衍、宁镇二里哪儿去了 再是府谷各个姓氏家族“都甲户口”所对应的乡村位置在哪儿 还有麻镇、黄甫、墙头这几个地方应该是辑和都的区域范围,为什么还有很多合河都姓氏家族的“原户籍地” 笔者带着这三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编写了“明朝移民都甲户口的传承”一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之一至之四,分部对以上三个问题作了粗浅的阐述。

一、明朝移民都甲户口的时代背景

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由于战争、饥荒、瘟疫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创伤,导致很多地方荒无人烟。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均衡人口,使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了强有力的移民政策。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1370-1417),历经近半个世纪的移民,先后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经由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移民局办理手续,按家庭人口比例强迫迁移,发放“凭照川资”后,向全国18个省、500个县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年(1466)有大批移民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辗转迁来府谷,绝大多数是经由延绥一带的二次移民,还有的是来自其它地方。明初从内地移民实边来到府谷,更多的是为了加强边防建设,其中有众多的军户,使沿边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也为成化年间修筑明长城奠定了基础。

相传移民迁入府谷县,首先是由政府办理接收登记,划定职业户籍,入编“里甲户口”,然后安置于“里甲户口”所对应的乡村,并划分给移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居住地,民间俗称为“原户籍地”。从此,“原户籍地”成为各姓氏家族祖先的第二故乡,也是府谷移民后裔的祖籍地。

明洪武十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是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户籍管理登记制度”,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世袭职业户籍。民户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服兵役承担军差,隶属军籍,由兵部统辖;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各色户籍为世袭职业,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这一职业户籍制度源于元朝的“诸色户计”。明朝的户籍管理制度也涵有身份证的概念,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制度”,在同一个居民身份证号下就不会出现两个自然人。同样在明朝社会只要是同都甲同姓就是一家人,就不会有重户错户的可能性。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就是离乡证明。明朝户籍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里甲户籍制。在户籍编制中,最小的单位是家庭,每110户为一里,选富户10户为里长,余100户分为十甲,每甲选出一户为甲首。里长、甲首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次,主要负责管理所属人户,督促生产、调解纠纷,以及编造黄册等事宜。里甲制度的核心作用是联保,保税赋徭役、保安全稳定,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连坐制度,类似“株连九族”法规。同属于一甲的家庭,一旦其中有一家出现违法犯罪、逃赋役行为,那么整个一甲的家庭都要受到牵连。这种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被圈禁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受到十分严密的监视,没有人能够幸免。

当年移民在这无亲无故的漠南荒野,无奈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枯燥而凄凉的生活。走到哪里都见不到亲人熟人故乡人,所见到的便是稀稀罕罕的陌生人,居住的地方还被“都甲户口”所取代,人们见面后出以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的心理,开口说:请问您贵姓?家住哪里?都甲户口是?这些问候中“都甲户口”成为一个新名词。明初推行里甲制度时,其“里”基本沿用了宋朝的“都”,里即都,都即里,于是民间习惯称里甲户口为“都甲户口”,是移民家庭人口比较直白的住址和身份信息。逐渐形成移民后裔共有的传承。

由于移民生活居住的范围内人迹罕至,人与人相见有一种生疏而又新奇的感觉,能够交流的话题比较单纯,相互问候都甲户口还是比较容易打开话匣子的热门话题,顺便借助这些问候有意无意地唠叨上几句靠近呼的话题,哪怕是多余的话,从而达到相互了解对方的目的,成为下次见面的熟人。再是通过语言交流或许能消除和化解自己现实生活中的郁闷和压抑,从而慢慢养成一种边塞特有的文明礼貌和语言习惯,一直流行到上世纪中前期。

移民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地广人稀,举目无亲,烽火四起的异地他乡,倍感孤寂荒凉,不要说“他乡遇故知”,就连见到一个陌生人都感到喜欢。笔者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今用这首诗来形容当年那种移民生活情景是再恰当不过了,移民后裔之所以传承都甲户口与那段历史背景和难忘的生活情怀有关。

明初,在朱元璋“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绝对不允许土地买卖,人户分离。到明朝中后期,官府腐败现象每况愈下,乡村社会很快就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分化现象,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形成“奸豪吞并,单弱流亡,里或止二三甲,甲或止一二户,甚至里无一甲、甲无一户者有之”的局面。乡村社会土地支配权转移到绅士、土豪等非职役性地方精英手中,农民迫于压力将自己的土地卖给地主,包括多数军户也成为打工的佃户。为求生存,四处奔波,他们迫于生活的无奈,分别先后离开了“原户籍地”。搬到了新的居住地,人户分离,自由居住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只要是在明代,不管是整个家族还是部分支系迁移他乡,凡跨省跨县到了新的居住地还必须要再次入编当地户籍。后来出现了同都甲同姓氏的一家人,跨省、跨县、跨区域散居多地,彻底打破了明初所推行的职业户籍制度的管理格局,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人户分离现象。这一现象是明朝晚期社会变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再是,明廷内部宦官当道,党争不断,矛盾激化,官员变相经商,都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随着职业户籍制度的松懈和官商经济的发展,明朝后期的社会人口逐渐恢复了南北宋时代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但职业户籍制度的社会控制能力仍然保留,只要是在明朝包括中后期迁来府谷的移民仍然会入编里甲户口,只是淡化了明初井然有序的户籍管理制度。到清朝时期,不管是政府行为还是自由迁徙,流动人口到了新的居住地接受当地都甲户籍或乡村管理是必然的,但明朝那种都甲户籍制度的约束力已成为过去,在移民后裔心目中一直传承的是明朝的都甲户口,与清朝的户籍无关。

清初虽然也沿用了明朝的里甲制度,但因明末清初李志成起义到吴三桂的灭亡,混战长达50多年,由于张献忠的屠杀和满清的入侵,明未人口一亿多,到了清顺治时期降到了一千四百多万,致使全国人口损失了80%,是古代最惨烈的五次战争之一。还有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中国人口为四点三亿,到了1863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国人口仅剩二点三亿,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在12年间损失人口两亿多,成为明末清初以来最惨厉的混战。人口的巨大变化自然波及到了清朝政府的税赋,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封建帝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摊丁入亩对中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摊丁入亩”是清朝统治者用以缓和、抑制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可见清朝户籍制度与明朝的里甲制度相差甚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可相提并论。

从明初以来,移民后裔传承了几百年的都甲户口仍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他们把原来都甲户口所对应的乡村位置给遗忘了,常有人问:“咱们都甲户口原来所对应的乡村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还有府谷编户,原额六里,今减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丰衍、宁镇二里究竟减到哪儿去了?”谁也说不清。笔者带着这“两个问题”从多方面进行调研考究。首先查阅史志有,①《府谷县志》雍正版24页乡里:大堡里、太平里、合河里、辑和里、丰衍里、宁镇里,原额六里,今减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②《府谷县志》乾隆版190页:“县编户四里,大堡里、太平里、合河里、辑和里,每里十甲。旧志原额六里,今裁汰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其裁汰之由无考”。乡村:四乡五堡十地方。旧志有十乡,名大半未谙。其南乡:合河、小木、马真、葛付、贺家堡等,这些地方曾归府谷县所辖,今归神木。③《府谷县志》94版41页清朝区划:“清以前无考,清朝为里甲制,县以下设里,里下分甲。康熙元年(1662)前分六里,即大堡里、太平里、合河里、辑和里、丰衍里、宁镇里。康熙年间(1662~1722),减丰衍、宁镇二里,仅存四里。每里十甲,甲名不详”。乾隆年间(1736-1795),又以方位划为四乡十地方,辖227村。④《府谷县乡土志》中没有相关记载。在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于2011年整理编纂的《延绥镇志》第48页记载:“府谷县秦、汉为太原郡地。后魏属岚州。隋为银胜二州地,后属楼烦郡。唐末为河西番界之地,于此置府谷镇。土人折太、折嗣伦代为镇将,属麟州。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926年)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乃升府谷为县(910年)。后建为府州,寻为契丹侵扰。后汉升为永安军。周显德元年,升为永安节度宋因之。崇宁元年,改为靖康军。政和五年,赐名荣河郡保城军,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钤辖领之,属河东路,领县一,曰府谷。元初,置府州,寻废为府谷县,属葭州。皇明洪武初因之。六年,革罢。十四年,复为府谷县,隶延安府葭州。编户四里,今六”。(其“今六”二字的“今”指代不够明确)。

以上《府谷县志》几个版本的记载大体都是“原额六里,今减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略有不同的是乾隆版县志记载:“旧志原额六里,今裁汰丰衍、宁镇二里,止存四里。其裁汰之由无考”。《延绥镇志》中已经载明,“府谷县于明洪武十四年编户四里”,既然明朝编户四里,到清朝还哪来的“六里”?今减丰衍、宁镇二里的凭据是什么?哪里有过记载?都没有说清楚,县志记载有时也不过是上行下效而已。因为旧志记载“原额六里”,清朝以来整理编纂县志时,明显看见只有四里,所以就把“隐居”在“黑界地”的丰衍、宁镇二里用“今减”二字给抹平了。所谓“里、甲”起码具有地方概念,既然是地方概念那就不应该是时有时无。直到清末民初本县再就不曾有过里甲编户的增减记载。根据调研考证,丰衍、宁镇二里自始至终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前,府谷县“丰衍、宁镇”二里的地盘就已经被划入蒙汉沿边南北50里宽的黑界地(禁留地)的范围内而有名无实,边墙内止存四里。

曾经在长城沿边的一次调研中,有一位94岁的老人说:“听过去老人们叨啦,往米年间那喒会儿咱府谷有六个都,边墙里有四个,从台子梁洞口墕子出去,边墙外东西两面还有两个,修边墙把那两个隔在伙盘地那面了,好像西面叫“丰衍都”(音译),东面叫“宁镇都”(音译),地面儿可大了,特别是西面那些山梁地上,一到秋天那草长的看不见空地皮,人进去走路跷不开脚步(迈不开脚步),想必开荒种地也是好地方。后来还是咱口里人出阁把那刨撒的尽给安种了”。在不经意中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指“丰衍都、宁镇都”。即今新民、三道沟、孤山、木瓜境内明长城以西北的大昌汗,老高川,庙沟门就应该是原“丰衍里”的地盘范围;今清水、麻镇、墙头境内明长城以北的赵五家湾、哈拉寨、古城就应该是原宁镇里的地盘范围。

大明王朝为稳定沿边局势,尽量回避沿边交锋,蒙古族毕竟是中国当年拥有“现代化”铁骑而闻名于世的民族,包括成化年间修筑明长城,也应该是以固守为主,不轻易触动蒙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明长城就没有修在蒙汉双方的交界线上,而是修在了南北五十里宽“黑界地”的南沿线上,将府谷县的丰衍、宁镇二里隔在了明长城之外。“黑界地”是蒙汉双方共有的缓冲地带,是不许汉耕,不许蒙牧的军事禁区。以致明清时期对蒙古各部的稳定和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形势的演变,对蒙古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严重阻碍了蒙汉交流和民族融合。

到1690年、1696年、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噶尔丹时,这位心怀天下、体恤百姓、尊重汉文化的伟大政治家,在行军途中专心备战的同时,没有忘记对长城沿线百姓生产生活情况的考察调研。1697年,康熙皇帝从山西保德渡过黄河,驻跸府谷县城南。经孤山堡,边家水口至神木。当他了解到长城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百姓生活无比艰难,而大量的“黑界地”却因为“封禁令”禁锢而得不到利用时,先是默许,后是清廷下令沿边境外,黑界地由蒙汉合伙耕种。此举不仅是将闲置着的土地得到了利用,而且为增进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巩固疆域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汉人公开进入“黑界地”开垦,每年每犋耕牛向蒙人交纳租子一石,草三捆,折合文银六钱。这便是口里人“走西口”的前骤。

之前汉人擅自进入“黑界地”私垦,所种出的庄稼时而被蒙人给放了牧的现象将成为历史。民间把在“黑界地”开垦的土地叫做“伙盘地”,后来出现了很多以“伙盘”命名的乡村名,如杨伙盘、丁家伙盘等等。过去,沿边的老年人常说:“唉!往米年间那喒会儿种地还要给人家交纳‘冤孽’哩吧!”交冤孽是指交冤枉钱的意思,百姓不解地认为自己开荒种地,平白无故给蒙人交租子是多余的事情。

直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朝彻底覆灭准噶尔汗国后,西域重归中国版图。曾经蒙汉之间以明长城为军事控制线的疆域概念,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淡化消失,蒙汉间的民族矛盾也将被伴随而来的“走西口”所接纳和融合。本县范围内丰衍、宁镇二里从放垦“黑界地”开始,也在不经意中无声无息地回归了原有的区域管理属性,恢复了府谷县之前的“原额六里”。可人们只知道“黑界地”放开了,忘记了那就是“丰衍、宁镇二里”回归了。关于“都甲户口原来所对应的乡村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详见后续《明朝都甲户口的传承之二》“明朝都甲户口所对应的乡与村和移居他乡的分支系”一文。

历史是人类经验之宝,没有对历史的认真研究,就没有真正的进步和未来。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并记住自己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未来的过去。我们需要用历史来指导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不能忘记历史,不仅是出于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任。比如:明初至今,几百年过去了,在移民后裔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一个“笼统”的大概念。这句话的文字本身没有毛病,可以这样讲。但这句话在民间的潜意识中涵盖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洪洞大槐树直接来到府谷,另一种是经由延绥一带辗转来到府谷,部分移民后裔把这两种情况慢慢地给同化了,那就是直接说成“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但在多数姓氏家族的传言和家谱中明确记载,“祖先从洪洞大槐树移民于陕西绥德,多少年后,于成化二年再次移民来到府谷”。同样情况,有些姓氏家族说:“祖先中途经由哪里,停留了多少年已经成为一个未知数,但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走开是肯定的”。

故某姓氏家族在编修家谱过程中,从传言中的始祖写起,中途漏掉了延绥一带停留了那些年,其中还有几代祖先,造成家史不能自圆其说。从而大胆地进行虚拟世序,本来是17世拟称为20世,或者是把20世拟称为17世。结果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叠辈分,致使孙辈上升到祖辈的辈次;另一种是虚延辈分而导致祖辈下降到孙辈的辈次。同时有些还打乱了支脉与支脉之间世代相传的往来辈分,突破了编修家谱最基本的原则底线,那就是千万不可乱了世世代代原有的往来辈分。可见不能忘记历史,如何传承和理解祖辈传言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府谷这片土地上,民间传承最广、影响最大、记忆最深、最让人们难忘的历史应该是从明初的大移民开始。因为府谷绝大多数人口是来自明朝大移民,是外来的府谷人。对明朝以前的历史在人们的映象中不能说是空白,但它与明以来的近代史相比,不是府谷移民后裔你知我知共同知的历史。从明朝大移民到清末民初的“走西口”,移民祖先们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不平凡的春秋岁月和艰辛历程,所拥有的灿烂文明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非凡的智慧以及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是留给移民后裔的宝贵遗产,犹如历史的瑰宝在熠熠生辉,深厚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