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因制宜 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即随四时气候的变化面调节饮食。《索问,金匮真言论》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四时变化息息相关。因此,饮食调摄要顺四时而适寒温。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亦云:"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概括地指明了饮食四时宜忌的原则。因地制宜,即地区不同,饮食调摄也应随之而改变,地域有东西南北,环境有燥湿温凉,水土不同,风俗不同,习惯不同,体质有别等诸多差异,使得在饮食的选择上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即饮食两摄,还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方面的差异,而予以合理调配,不可一概而论。如老年人脾胃功能渐衰,宜食温软,易清化之品;儿童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饮食又应多样化,富含营养,易于消化,随时呵护脾胃。体胖之人,多湿盛阳微,饮食宣清淡,不宜肥甘油腻;体瘦之人,多阴虚火旺,饮食宜多甘润生津,不宜辛辣燥烈。

2.勿犯禁忌 对于病人的饮食宜忌,(素问·宣明五气》就有“五味所禁”。《素问·五脏生成》也有“五味之所伤”等。即五脏病变各有所忌:心病忌咸,肝病忌辛,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即相宜的食味能治病养病,不相宜的食味则反成祸害导致疾病,因此,在饮食调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宜忌。

病证的饮食禁忌是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结合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确定的。如寒证宜用温热之品,忌用寒凉生冷之物;热证宜用寒凉之品,忌用温燥之物。虚证宜补,实证宜泻等,勿犯虚虚实实之戒。细而言之,如虚证患者忌用耗气伤津、腻滞难化的食物,其中阳虚病人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及寒凉的食物,阴虚患者则不宜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古代医家把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大体分为以下几大类:脾胃虚寒者忌大量生冷之物,如生蔬菜、水果及冷饮、冷食等;脾虚、外感初起者忌糯米、大麦等制成的黏滑之品;脾湿或痰湿者应忌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奶、酥、酪)等油腻之物;风热、痰热、斑疹、疮疡者应忌海鱼、无鳞鱼(平鱼、巴鱼、带鱼、比目鱼等)、虾、蟹、海味(干贝、淡菜、鱼干等)、羊肉狗肉鹿肉等腥膻之物;内热者应忌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烟等辛辣之品;哮喘及皮肤病患者应忌发物及腥、膻、辛辣之品,此外还应忌如荞麦、豆芽、苜蓿、鸡头、鸭头、猪头、驴头肉等一些特殊的食物。再如水肿忌盐、消渴忌糖等。

此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如有些皮肤病患者,因某种饮食而发作或加重,应禁食此物。

妇女特殊时期也应注意饮食禁忌。月经期,应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燥热之品。因过食生冷,易使血行不畅,导致痛经或闭经;过食辛辣、燥热之品,易使血分蕴热,导致月经过多。妊娠期,母体脏腑经络之血注于冲任二脉,以养胎元。此时母体多表现阴虚阳亢状态,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腥膻之品,以免耗伤阴血而影响胎元,可进食甘平、甘凉补益之品。对妊娠恶阻者应避免进食油腻之品,可食用健脾、和胃、理气之物。产后,气血受到损伤,又需乳汁喂养婴儿。饮食当以补益为主。但不可过于辛热、油腻,更应禁食生冷。因油腻、生冷易伤脾胃,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辛热之品易伤津液,加重产后大便难。

饮食禁忌在运用过程中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水肿忌盐,若长期忌盐有时也会引起体倦乏力,进而引起低钠血症,使病情难以好转,故水肿轻症不宜绝对忌盐。再如小儿麻疹若忌食过度,也可致营养不良。清代叶桂也说过:“食人自适者,即胃喜为补。”因此,对饮食禁忌临床应灵活掌握。

另外,古人关于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也多有论述,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指出服药时忌生冷、黏腻、肉、面、五辛、酒、酪、臭物等。清代章杏云在《调疾饮食辨》“发凡”中说:“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说明病人在服药时,有些食物可以增进药物的作用,有些食物则对所服之药有不良影响,应忌服。因此在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禁忌。古代文献中对药食相反的记载很多,如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反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人参恶黑豆、忌山楂、萝卜、茶叶,土茯苓忌茶等,但这些内容尚缺乏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灵活掌握,不能绝对化。